最後更新日期: 2024-08-27
冒牌者症候群是一種複雜的心理現象,其根源深植於個人的先天特質和後天環境的交互作用中。本文深入探討了形成這種症候群的多重原因,包括先天的人格特質、早期的照顧經驗、社會文化的影響,以及家庭教養方式。特別指出,神經質等人格特質可能增加發展此症候群的傾向,而社會對謙遜的強調和特定職業的價值判斷也扮演了重要角色。文章強調,矛盾訊息和不一致的經驗是導致冒牌者症候群的關鍵原因,尤其是內在體驗與外在反饋的不一致。理解這些影響的原因,有助於我們更全面地認識和應對冒牌者症候群。
「冒牌者症候群」是先天遺傳的嗎?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心理學家們將人格分成五大人格特質,包括神經質(Neuroticism)、開放性(openness)、謹慎性(conscientiousness)、外向性(extraversion),以及親和性(agreeableness)。
有研究發現,神經質的人格特質,天生較容易擔心和焦慮,也比較容易有完美主意者傾向。
當然,就有比較高的機會發展成冒牌者症候群。
我們天生的人格特質,也會影響外在環境對待我們的方式。
同樣二個寶寶,一個好養,一個不太好養,照顧的人會有不同的心理狀態和反應。
很好養的,該吃的時候吃、該睡的時候就乖乖睡,看到人總是笑咪咪。
因為如此,大人們總是喜歡帶這樣的寶寶出門。
寶寶就有更多的機會探索世界,也從中得到別人善意的回應和對待。
對好養的寶寶來說,所形成的世界觀,是這個世界是美好和善良的,「我是好的」。
反觀不太好養的寶寶,因為太敏感容易哭鬧,造成父母相當大的壓力,特別是新手父母。
為避免孩子哭鬧不知如何處理,只好讓孩子待在熟悉的環境,也就是家裡。
在哭鬧時,寶寶所經驗到的父母是慌張和手足無措。
如果這時父母又說:「你怎麼那麼不乖」或是說「你真的問題很多」。
對不太好養的寶寶來說,他所形成的世界觀,則可能是這世界充滿焦慮不安,「我是不好的。」
先天的人格特質,再加上後天環境對我們的反應。
如果總是遭受批評或是矛盾不一致的訊息,就有比較高的可能性發展成冒牌者症候群。
社會文化的影響也會造就冒牌者症候群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亞洲文化將「謙虛」的表現,看成是一種高尚的價值。
這容易在我們獲得好的成就時,難以歸功於自己的努力和付出,拱手將成就歸於外在其他的條件。
肯定自己的成就,會被看成是自大或驕傲,是不被鼓勵。
一個孩子,在運動比賽中獲得很好的成績。
大人們有可能會說是幸運、是對手失常、是教練教的好。
孩子為比賽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,不會被提到。
孩子清楚的瞭解,自己為比賽付出多少努力,但未獲得外界的認同和肯定。
在自身認知和外界反應不一致的情況下,孩子可能接受了外界的看法。
將自己的成就,看成是「幸運」。
之後,便開始擔心,如果有一天不再那麼「幸運」,是否能維持相同的成就呢?
社會文化對特定職業的看法,也可能會造就冒牌者症候群。
同樣是需要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工作,但特定職業在某些社會中是具有崇高的社會地位,例如醫生、律師或是老師。
因此符合上述的職業類別時,就容易被所處的社會定義為成功,也較可能認同自己的成就。
如果當你的職業不符合社會期望時,就有可能難以接受自己的成就。
這讓我想起一位畫家朋友的故事。
他生長在書香世家,家裡世世代代都是老師。
原先,他也朝著家中的期待唸了師範大學,順利當上美術老師。
最後,他發現老師的生活並不是他所想要的,轉而成為一位藝術家。
雖然,他已是非常知名的當代藝術家。
但對他的家族和所處的社會文化而言,老師才是一個所謂「成功」的職業。
我們的自我概念和認同,會持續受到社會制約影響,無論是幾歲。
所處的群體,也會影響我們對「成功」的定義。
如果工作環境,是以銷售為主。
那銷售量、客戶群、收入,就有可能改變我們對成功的定義。
人類是群居動物,離不開群體。
群體的價值觀,也深深影響我們對成功的看法。
父母的教養方式和家庭環境助長冒牌者症候群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在長大的過程中,我們是從父母的反應中認識和瞭解自己。
如果父母時常用負面評價批評我們,例如:「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,你真的很沒用」、「你看你,就是這副德性」、「不是講過很多遍了嗎?你什麼時候才能學會?」。
孩子年紀還小,缺乏良好的判斷能力,也沒有人可以詢問和討論。
因此,無法判斷父母的評價是否有誤,只能全盤接受。
孩子完全接受父母的看法,將看法內化成事實,認為自己就是如父母所說。
即使已經長大,有機會得到他人不同的評價時,仍深信小時候父母所說的話。
父母或家中長輩的評價,會造成一種心理暗示,使我們定型於他們的評價之中。
「聰明的」、「散漫的」、「懶惰的」,在這些話語中,使我們相信這是我們的特質。
如果這些評語出現在其他孩子身上,父母又愛拿孩子們來做比較。
我們就可能相信,我們必定是相反的那一個。
「如果弟弟是家中最聰明的那一個孩子,那我必定是最笨的那個。」
生長在被稱讚「聰明」環境中,或是總是能輕鬆達到成就的孩子們,容易將成就與天賦和輕而易舉做連結。
在這樣的狀況下,如果在過程中遇到難關或是到了一個人人都相當優秀的環境中時,則可能因為挫敗而容易放棄,並發展出冒牌者症候群。
有些父母目的是鼓勵孩子,但所表達出來的意思卻是相反。
我們可能都聽過父母曾說「盡你所能就好」。
對孩子而言,這句話的意思卻是「要盡力做到完美無缺」。
父母有時為了安慰我們,會說「你雖然是不很聰明,但是你很努力」。
孩子會將這句話解讀成,「我永遠不會是聰明的那一個,但只要我努力,就可以獲得成就」。
用過度付出的努力,來獲得成就,變成了一種信念。
有些父母,則是對孩子的成就有不一致的反應。
有一種是,不管孩子獲得多好的成就,父母將孩子的成就看是稀鬆平常。
孩子沒有從父母那得到支持、認同或肯定,也會覺得自身的成就沒有什麼大不了的。
久了!孩子從父母的身上學會,忽略自身的成就。
也有可能是,父母害怕刺激到其他能力較不好的孩子,很少公開表揚你的成就。
不被父母慶祝和認可的成就,自然而然也就難以被自己給接受。
另一種是,唯有在孩子表現良好或順從時才能得到父母的關愛。
這是一種有條件的愛,孩子會不斷的努力以得到父母的關愛。
如果這時,父母對你所做的事是評論居多。
例如:拿作業回家,得到的回應是待改進的部分,而沒有正向肯定。
孩子內心會產生,「我沒有達到他們標準」的想法。
這有可能會演變成,不斷確認細節和錯誤,以達到完美。
還有另外一種是,不管孩子做什麼,都極力肯定讚美。
孩子不是笨蛋,清楚知道自己什麼地方有努力付出,什麼地方可以再做的更好。
父母和師長的反應不一致,也會造就冒牌者症候群。
如果你數學考95分,是全班最高,得到老師讚許。
回家後,父母卻說「你怎麼那麼粗心,沒考100分」。
談到這裡,有沒有發現?
矛盾訊息和不一致的經驗,是導致冒牌者症候群的主因。
無論是身邊的人的評價不一致,或是內在經驗和外在回應不一致時,都有可能發展成冒牌者症候群。
冒牌者症候群最常有的感受是羞愧感,則是源自於未獲得認同時所產生。
參考資料:
Understanding and Overcoming Impostor Syndrome
Imposter Syndrome: Why You May Feel Like a Fraud
Imposter Syndrome: Causes, Types, and Coping Tips
What is imposter syndrome? Definition, symptoms, and overcoming it
冒牌者症候群:面對肯定、讚賞與幸福,為什麼總是覺得「我不配」?
《關於作者》
朱貞惠,人生賽道上,曾經歷髮夾彎。
原本應該是植物的醫生,現在居然成為療癒人心的諮商心理師。
工作足跡遍佈各級學校、社福機構、民間單位、心理諮商所等。
在創傷療癒、失落哀傷、親子關係和藝術治療,皆有相當豐富的實務經驗。
最大的願望是,消滅心理師這份工作,然後開心的失業。
因為那意謂著,世上所有的人都活出自我、充滿自信、內心平靜。。
完成消滅心理師這份艱鉅的任務後,才能安心的去遊山玩水、環遊世界。
期待,失業的那一天趕快到來!
註:本文經朱貞惠心理師(個人網頁 / FB粉絲專頁 / LinkedIn)授權後刊登。
【延伸閱讀】
越南沙壩(Sapa) 適合旅遊季節|5-7月翠綠梯田、9-10月金黃稻穗、12-3月濃霧朦朧美
河內到沙壩(Sapa) 交通比較|搭臥鋪巴士、火車還是騎機車好呢?
泰國喀比(Krabi) 旅遊|適合季節、簽證申請、SIM/eSIM購買
泰國喀比(Krabi) 旅遊|換匯、刷卡和行動支付、預算規劃、保險購買